广州调查公司:民事案件虚假诉讼的认定
民事案件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- 恶意串通
:原告与被告之间是否存在恶意串通,是否存在虚构事实和理由的情况。
- 证据的真实性
:证据是否伪造,是否存在矛盾或伪造迹象。
- 侵害他人合法权益
:诉讼行为是否严重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,是否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。
- 诉讼目的
:诉讼的目的是否在于谋求不当利益。
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包括:
- 民事责任
:法院可以驳回其请求,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、拘留。
- 刑事责任
: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虚假诉讼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:
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,捏造夫妻共同债务。
与他人恶意串通,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。
与公司、企业的法定代表人、董事、监事、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,捏造公司、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。
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。
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。
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,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财产的优先权、担保物权。
假借民间借贷之名,诱使或迫使他人签订“借贷”或变相“借贷”“抵押”“担保”等相关协议,通过虚增借贷金额、恶意制造违约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。
这些标准和后果帮助法律界和公众更好地理解和识别虚假诉讼行为,确保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