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出轨离婚并不必然导致净身出户。在我国法律体系中,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通常是均等分割,出轨行为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净身出户。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出轨方就必须放弃全部财产。
出轨行为在法律上的影响
出轨行为虽然违背了夫妻间的忠诚义务,但并不直接等同于法律上的过错行为。只有当出轨行为达到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等严重程度时,无过错方才有权在离婚时请求损害赔偿,但这并不意味着出轨方必须净身出户。法院在分割财产时,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如双方的收入状况、财产来源以及对家庭的贡献等,通常不会单纯因为出轨而让出轨方净身出户。
特殊情况下的处理
事先协议: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前或婚后签订了忠诚协议,明确约定一方出轨即净身出户,且该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,那么在离婚时,该协议可能会被认定有效,出轨方可能会按照协议净身出户。
法院判决:在诉讼离婚中,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、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等原则进行判决。虽然出轨行为会对财产分割产生影响,但法院不会单纯因为出轨而让出轨方净身出户。
法律条文支持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,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